許多同學把科展的口頭發表當作是「演講比賽」,會把每一字每一句練得精準到位、滾瓜爛熟。但這樣做,你的科學成果發表很可能就GG了。
就像是常常會聽到同學抱怨「某某老師上課都是照著課本念」一樣,如果我們不喜歡老師照課本念,那評審們也不會喜歡科展選手照稿念。重點不是你講錯,而是評審「聽不下去」,也「聽不進去」…
問題來了,有些同學原本就是「口才很好」,講話條理分明頭頭是道,口頭發表本來就對這樣的同學不是問題。但如果覺得自己口才不好,面對人群會緊張,雖然知道背稿不好,但除了背稿,還能怎麼努力呢?
想像一下,從車站怎麼走回你家的路線你一定很熟悉。雖然你知道在哪邊轉彎、在哪邊過馬路,但如果你透過電話告訴一位要來找你朋友,怎樣從車站走到你家時,常常會講的卡卡的,講完了也不確定對方了不了解。這問題不是你不知道怎麼回家,而是不知道怎麼講。
你對自己的科展研究應該很熟悉,就像你熟悉怎麼回家一樣。熟悉是一回事,清楚講出來又是另一回事。口頭發表的重點不是把稿子「背完」,而是就像告訴你朋友怎麼從車站走到你家一樣,是把評審委員「教懂」。
同學練習時不應該是拿著作品報告說明書;而是把說明書中的重點寫在一張一張的便條紙上,便條紙的目的是在提醒同學們作品的重點與順序,同學們要看著便條紙,用自己的話把重點依照順序講出來。同學需要背下來的,不是一句一句的單句,而是每一張重點便條紙的「順序」。
有了順序,接下來就是要把每張便條紙上的重點「口語轉化」。我們用從車站走到家的例子來試試,大家也在心中想像一下:下了車後,[背對車站]向右轉,沒多久過了全家便利商店[會看到紅綠燈],不要過紅綠燈[直接右轉],再直走看到85度C,我家就在[斜對面]大樓的5樓。聽完後,你的心中是不是已經出現一張地圖了?
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樣,科學報告的口語轉化,就是把每個實驗中的重點,轉化成評審容易接收的語言,讓評審可以輕鬆的接受資訊,而不需要再花精神去理解講者的文字與句子。聽報告的人聽著聽著就在心中浮現了一段做實驗的畫面,同時也看到了實驗的結果。一段完美的科學報告,就這樣出來了。
做實驗的本質是科學學習,但學習成效仍然需要是需要透過表達,才能讓大家了解一個實驗真正的貢獻。既然已經花了時間,花了精神完成一項科學研究,相信這項研究,也值得大家再多花一些些努力,琢磨一下要如何好好地把它講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