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麼貴,值得嗎?
前陣子逛百貨公司,逛到寢具的部門,想到自己枕頭用了一陣子,是時候該換一個。
櫃上的人開始跟我介紹,不看還好,看了之後發現枕頭一個比一個講究。不知不覺就越看越高級,到最後,買了一個「到現在都還覺得很貴」的枕頭回家。
回家還沒有到睡覺的時間,忍不住就在想,一個枕頭「這麼貴,值得嗎?」
這問題好像常常會聽到有人問。
吃了一頓很貴的大餐,有人會問。
看了一齣很貴的戲劇,有人會問。
上了一堂很貴的課程,也有人會問。
我買了枕頭後,開始回頭去思考這幾個曾被問過的問題。仔細想想,這問題其實是兩個問題:
怎樣才叫值得?
憑什麼賣那麼貴?
先看值不值得的問題。值得這兩個字所代表的意思,應該就是自己付出的代價之後,有得到收獲有達到自己預期。
如果是大餐,那值得就是非常好吃,或是大餐的邀約對象吃得非常滿意,因此談成一個生意,追到一個女朋友,或是求婚成功等等的。
如果是戲劇,那值得就是非常好看,看完可能在情緒上有很大的波動,不止是對劇情留下深刻的印象,甚至是影響了自己的人生觀,因此改變了自己。
如果是課程,那值得就是學到很多,它可能包括了在課程中學習到很充實的內容,說不定還認識了一些神人,建立了一些人脈,擴展了生活圈。
我買了很貴的枕頭,期待的是睡一個好覺。但如果我並沒有因此睡得比較好,這時候我就有可能說:這個枕頭這麼貴,不值得。
很貴的餐點,吃了才知道不喜歡。
很貴的戲劇,看了才發現不好看。
很貴的課程,上完才覺得沒收穫。
這時候就會接著想第二個問題:這東西憑什麼賣那麼貴?
憑什麼,它貴就貴在,做枕頭的人對這個枕頭所做的一切付出。
就像百貨公司的人說的,它用了非常好的材料,形狀也非常符合人體工學,有些地方還有特別的支撐點。此外,現場可以試躺挑選適合的厚度,最後這個枕頭被放在百貨公司,讓你舒舒服服的聽銷售人員解說。這一切形成了這個枕頭的價值,加上利潤就決定了他的價格。
我買回家之後如果睡不好,可能是我心事太多,可能是我咖啡喝太多,可能是我白天睡太多。
我覺得太貴,是我的事。
我覺得不值得,是我的事。
我要不要買,也是我的事。
但是枕頭的價格不關我的事。
只要做枕頭的人,對枕頭真的投入了他所應該有的價值,他愛買多少錢就可以賣多少錢。
一份大餐、一部戲劇、一門課程,是不是也一樣?
我覺得不值得不重要,重要的是覺得它值得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