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是投影片,線上視訊簡報與實體簡報大不同

今年的全國科展受到疫情的影響,評審口試在線上舉行。可能很多同學不習慣做線上視訊簡報,我跟一些選手在做練習的時候,很多人還是用實體簡報的方式在進行,許多線上該注意的細節大家都會忽略,而讓簡報大打折扣。

有別於實體,人與人面對面的口試,透過視訊在線上進行口試簡報的時候,有一些注意事項千萬不能忽略。我整理了以下幾點,希望能對未來需要做線上簡報的同學有幫助。

 

全國科展線上口試常見錯誤一: 目光焦點不清

不論投影片版面怎麼安排,進行實體簡報時,講者通常與投影幕的距離不會太遠,而且常常就是站在投影幕的旁邊,對著大家進行簡報。

當講到投影片中的某個部份,需要聽眾注意看投影片中某個地方時,講者可以直接用雷射筆,甚至是直接靠近用手指著投影片,然後對著大家說「請大家注意看這裡」,大家自然就會把目光轉過去。

同樣的情形到了線上視訊,如果講者還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簡報,那聽眾就會跟得很辛苦。

怎麼說呢?在線上視訊進行時,聽眾缺少了講者手勢的引導,聽眾的目光要注意投影片中的哪個部份,完全是靠著講者口述的內容在轉換的。

一張照片中的某個部份,或是一張EXCEL圖表中的某個峰值,如果缺少了講者手勢的引導,聽眾很可能根本找不到講著想強調的部份,到底是在投影片中的什麼地方。

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,直接在需要強調的地方做出標示。假設需要聽眾注意看照片中的某個地方,就直接用PowerPoint中,快取圖案的一個箭頭去指它。如果是要強調Excel圖表中的某個峰值,也可以直接用快取圖案畫一個圈圈來表示。

直接在簡報中標示出來,一定比直接講「我們看照片的右邊」、「我們看圖表中紅線的中間」來得清楚很多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一般的簡報可以用動畫,讓這些標示在需要時出現。但如果是全國科展,在今年(2022年,第62屆)有明文規定不可以使用動畫。選手們請直接將箭頭與圈圈直接標示在需要強調的地方。

 

全國科展線上口試常見錯誤二: 版面編排不易閱讀

許多人在做簡報的時候,常常會不自覺得想把一張投影片「塞滿」。不管線上或是實體,很多人都有這個習慣。

在今年全國科展中,主辦單位有限制,參賽隊伍只能用12張投影片來做簡報。也因此,很多選手就把大量的資料,大量的圖表縮小後,左塞右塞,全塞到到投影片中。

不光是全國科展,平常看到的簡報中也常常看到這樣的版面安排。而大家在實體簡報中常常這樣做的結果,自然而然也把這個習慣帶到線上簡報。

我們想想看,實體簡報中的投影幕雖然有大有小,但再怎麼小,大部份也都比一個人的身高來得高。一張投影片塞太多資料,現場的聽眾勉強還可以讀得到內容。

但在線上簡報時,聽眾有可能是在自己的電腦前面聽簡報,圖太小,看起來就格外的吃力。

還有另外一個大家容易疏忽的地方。實體簡報時,講者與聽眾都在同一個空間裡,就算講者講得不好,或是投影片設計太難讀、太催眠,聽的人通常還是會給講者面子,就算無趣,還是會保持禮貌繼續聽下去

但在線上簡報時,聽眾有可能是沒有把鏡頭打開的。也就是說,跟實體簡報比起來,線上簡報的聽眾更有可能會神遊,更有可能會閃神。就算沒在聽,講者也不會發現。

這時你可能會問我,但我就真的有這麼多資料要講,那我該怎麼辦?

以全國科展來說,很多同學放了很大量的圖表,最後想要描述可能只是一個結果。例如做了一整個月觀測,同學把一整個月,一天一張的圖表全放上來,然後想要傳達「這一個月每天的變化都很接近」這樣的結論。

這如果是在科展說明書的實驗結果,或是附錄中的話當然是沒有問題。因為科展說明書是一份研究報告,本來就可以巨細靡遺的把研究過程統統放上來,供讀者仔細研讀(而且很多圖表,還會看起來有料一點XD)。

但簡報是一個限時的短講,除了每一個投影片的空間都很珍貴外,聽眾的注意力更是需要被保護。尤其是線上簡報時,投影片的編排更需要注意。

這時候,講者就需要思考一下,放在書面(像是科展說明書)的圖表,適不適合原封不動的複製到投影片上?書面上一天的資料用一個圖表,一個月用了30張;那在簡報時,需不需要重新做一個圖表,把一個月的資料綜整在一起?

就算不是科展這種限制投影片頁數的競賽,簡報時間都通有限,投影片中的資料也需要另外重製,而不是把書面上的資料直接放上來。

 

全國科展線上口試常見錯誤三: 頁面順序跳動

這邊我想講的是簡報後的QA。不論是不是科展簡報,在簡報結束後,常常會有一小段的QA時間。而講者面對眾所提出的問題,在回答時也常需要參考到簡報中的投影片。

有些講者會在投影片的最後一頁,直接打出「QA時間」這樣的提示,讓聽眾清楚了解簡報已經結束,進入QA的環節。但全國科展投影片有頁數限制,大部份的選手在QA時,就是停在簡報的最後一頁。

如果是在實體簡報,講者就站在聽眾前面。當聽眾問問題,講者需要跳到前面的投影片時,不論講者是直接按電腦上的按鍵,或是用拿在手上的PPT遙控器,因為講者會有一個明顯的動作,聽眾都會意識到「投影片要換頁了」這個瞬間。

如果是線上簡報,大部份的講者是直接透過鍵盤或滑鼠在操作。而當有人提問,講者在按投影片時,聽眾看不到講者的動作,對於換頁是沒有心裡準備的。也就是說,聽眾感覺會是「投影片忽然跳過去」。

如果是全國科展,通常被評審提問時,都已經有點緊張了。這時候,如果講者對自己的投影片不夠熟悉,很容易就page up、page up連續的往回按。按著按著不小心按過頭,又要page down按回來。

這時請特別注意,講者有意識的按了page up、page down,自己知道投影片在前進後退;但聽眾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到你的投影片,而且不知道你在按什麼。感受就是一連串的跳動,讓人煩躁。

不論你是什麼作業系統,簡報軟體常有快速鍵可以直接跳頁。我的版本就是在投影片播放模式中,直接按下該頁的數字,然後按Enter就可以直接跳過去了。這會讓聽眾看起來舒服很多。

既然已經是參加全國科展的參賽選手,理論上應該要精熟每一頁投影片的內容,把每一頁投影片都背下來。

如果只是一般的線上簡報,那個更可以事先印出投影片縮圖印出來當做紙本的稿子,在簡報時放在鏡頭看不到的地方。等到需要跳頁時,快速偷看一下頁數,就可以直接跳過去了。

同樣是一場簡報,實體與線上需要注意的地方還是有很多的不同。尤其是像全國科展這樣的場合,選手們都已經花了這麼多的精神在科學實驗上,如果能在線上簡報的細節上多下功夫,那肯定可以在簡報過程中,讓審評更專心,也更輕鬆的吸收你的科學內容,而不是花聽你的簡報,就已經湧起一陣陣的睡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