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是剛開始做科展的同學問我,如果還有選擇的,我會強烈建議「不要組隊」。

我要談的不是你被別人找去組隊,也不是老師幫大家組隊,是你自己想要做科展,在你有選擇的時候,要不要主動去找其他同學組隊?

組隊的確有好處。不論是勞務上的分擔,有問題可以互相幫忙,或者是訓練同學協作能力,培養團隊精神,這些都沒有錯。

但這些是不是你的優先,是不是你做科展首要追求的?。

或許你會覺得團結力量大,比起一個人,三個人的能力會加倍,也可以做出更棒的作品。

或許會,我強調是「或許」,這個或許是有代價的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你會有其他需要付出,會有其他消耗。

我就直接從現場狀況來講。

首先,你有想要做的實驗(如果你想做什麼都不知道,那直接找組員更是魯莽),你要把你的想法跟組員同步,那你所要花的心思就是在溝通。你要想辦法讓組員明白你的想法,認同你的想法。

唱衰總是最簡單的。你的組員有可能會天馬行空,胡思亂想,反駁你的想法,對你的想法提出質疑,更可能一直潑你冷水。

也就是說,光是把你的想法跟你的組員同步,就會花掉你很多力氣。

你想一下,你要把時間花在自己的科學研究,還是花在說服組員認同自己?

組隊後花在研究的時間,很可能會大幅變少。如果你只有一個人做科展,那你可以只做你喜歡的事。

就算你真的喜歡團隊管理,但老實講,人很難被改變。你講了半天的結果,組員很可能只是表面上同意,懶得理你談而已。

等到實驗做得不順利,他還會給你一記回馬槍,告訴你「我早就說過這樣子行不通」。潑你一桶冷水。

話又說回來,你懂怎麼跟組員溝通?你懂怎麼管理團隊嗎?

團隊中你面對的每個問題,都是第一次。

第一次面對組員意見不合

第一次面對組員家長意見

第一次面對組員中途退出

第一次面對組員把器材弄遺失

第一次面對組員實驗記錄錯誤

第一次面對組員為了掩蓋錯誤而說謊

這些你都要學習處理,這時你會忍不住問自己,你到底在做什麼?

等到團隊組了一個月之後,說不定還有組員會告訴你,因為他的數學成績退步,英文補習班掉課,所以他媽媽不要再做了。

你前面花在溝通的心血通通白費。

你唯一得到的收穫就是,同學真是不可靠,而這個收穫其實不用做科展組隊,你可能也知道。

等你的組員離開之後,你可以選擇重新招募組員,把前面的流程再重來一次。或者是自己一個人吃下他原本應該做的工作,自己把爛攤子收拾好。

既然這樣,那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避免這個爛攤子的產生?

不論你的時間成本、情緒成本、金錢成本,就說你的機會成本好了。這些白白浪費的能量,或許可以為你創造出更多的研究成果,讓你距離你原本的研究目標更為接近。而這些就這樣子不見了。

當然,透過跟組員討論,也有可能產生一些很棒的想法。的確沒有錯,但這就是一個賭注。

你有可能碰到好的組員,講完之後他同意你的想法,一起幫研究加分。但也有可能碰到不好的組員,做了半天什麼結果都沒有。

把時間花在組員的身上有賺有賠,但是把時間花在自己的身上,肯定有賺沒賠。你要選擇哪一個?

一個人做科展完全不需要承諾。一個人做科展完全不需要承受這些風險。與其拿來加強其他人,是不是把能量拿來加強自己,來得穩當許多?

我不排斥組隊,但不要一開始連科展該怎麼做,每一步都沒概念的情況下,就貿然組隊。

很多人想組隊,就只是對科展完全沒概念,而開始的錯誤第一步而已。

先了解自己科展要做什麼,再來看看哪些地方真的需要人幫忙。這時候的的團隊才是最有幫助,也最有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