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. ENDURANCE<堅忍的耐力>

太空探索的任務相當的嚴苛,所以需要各種裝備配合太空人執行任務。首先從解決太空人生理問題的裝備開始,這個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東西吧?像是一件白短褲的其實就是太空尿布。當然尿布不是這個展區最重要的東西,擺放的地方也不是非常顯眼或突出,但是大家走過去時都會對它指指點點說上幾句,我聽不懂韓文,但是從語氣和表情大概可以猜到說話的人是驚奇加上好笑吧!

其實我沒有要大家看展都像我看這麼認真,休閒的看也不錯。不過如果在過程中誤會了某些展品的意義,而讓自己在特展中吸收到錯誤的知識那就不好了。為什麼這麼說,我回台灣時會給我朋友看我拍回來的照片,很多人看到太空尿布這張照片的反應是:「原來太空人在太空尿尿都是尿在尿布裡喔~」。我相信也有很多人知道現代的太空船裡是有廁所的。我想強調的是,如果這些人沒看到這張照片,可能根本沒有想過太空人尿尿的問題,被問到太空人怎麼尿尿時也會回答「不知道」。知道自己不知道很好啊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。但看到尿布之後,忽然就覺得太空人應該要穿尿布,如果沒有進一步去想這個問題,那可能就真的以為太空人只能尿在尿布上。自己引用一句我在科博館「科學的態度,決定你明日的高度」演講中所講的話:「科學學習中最危險的,不是無知、而是誤會」。錯誤的知識才是最可怕的。

誤會

早期的太空任務的確是這樣的,但新一代的太空船是有「便器」可以使用。太空尿布只會在發射、降落時,還有進行太空船外的太空漫步時才會穿。尤其是發射,發射常常會因為天侯或是其他因素延遲,但發射時大家要乖乖坐好,如果延遲太久,也就只要這樣尿下去了。最後強調一下,尿布2個字不是我亂亂講的,我在韓國展的英文說明上真的看到它寫diaper這個說明,但它正式名稱應該是Maximum Absorption Garment,翻成「高容量吸收服」好了。

那大家一定會想再問,發射、降落或太空漫步時想小便可以尿尿在尿布裡,那如果想大便怎麼辦? 那…就忍著吧。圖片中另外一個東西就是「屎袋」(這是我自己翻譯的),早期執行阿波羅任務時使用。屎袋用的時候就是靠貼在屁股上,便完後混入殺菌劑再包起來。因為用屎袋實在太麻煩,所以在上太空之前跟任務執行中都會吃一些吃完殘留較少,也就是比較不會變成糞便的食物。其實有些問題不一定要有人告訴你才會有答案,從常理判斷,如果明天早上就要坐飛機去美國了,今天消夜應該就會想要避免去吃可能會拉肚子的麻辣火鍋。

Rotation of 20160109_112425

生活另一件大事就是吃,也就是太空食物,這個展示櫃中有各色各樣的太空食物。太空食物指的是為了配合太空人執行任務時,不論是食用的方式也好、保存的方式也好,把原本地球上有的食物經過特殊的加工與包裝製成的食物。太空食物為了延長保存期限,大多會以真空方式做包裝,而真空包裝可以再分為袋裝、罐裝及軟管裝(就是像牙膏)。從照片中來看,標示1的,是葡萄柚汁,標示2的是咖啡,像這類液態的食物就適合用袋裝。洋芋泥與沙拉放袋子裡吃起來較不方便,所以就要放在像5號這樣的罐子裡,威化餅這種東西容易碎掉,所以裝在7號這種罐子。裝在17這種牙膏容器的是「混合了糖的果子」,這是俄國太空食物,猜想應該像是含有果粒的果醬,延長食物保存期限有一個方法是脫水,把水果有糖去醃它,因為水份會滲透的關係就可以把水果脫水,這就是為什麼蜜餞是水果做的,但卻比水果更不容易腐敗的原因。看到19的時候真是讓我驚呆了,旁邊的說明寫的是AMBASSADOR VODKA,VODKA不是伏特加酒嗎? 17、18、19都是蘇聯太空食物,蘇聯人愛喝伏特加酒也是很正常的事,但太空任務怎麼可能可以喝酒呢? 其實這個裡面裝的是羅宋湯,只是在標籤貼上VODKA而已,太空人喝的羅宋湯有沒有加VODKA在裡面就不知道了。

最後再強調一點,既然太空人帶上太空吃的食物就可以叫做太空食物,那有些食物本來就很「耐久」,這些食物就可以包裝好之後直接帶上太空。台灣特展的現場會有賣太空食物,現場會有哪些口味還不知道,但X博士在其他場合已經吃過很多種了。太空冰淇淋、太空草莓、太空香蕉、太空章魚燒、太空麻糬、太空布丁等我都吃過,要問我是在哪裡買的,有些是在日本太空中心JAXA的筑波中心「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筑波宇宙中心」,這也是一個可以預約參觀的地方,如果是日文版網頁找「預約見学」就有。參訪後出口處的賣店有賣。從東京秋葉原坐筑波Expess可以到,下車後還要轉計程車。美國偶爾可以看到的Discovery channel store、台灣的賽先生科學玩具也可以買得到。另外一個是日本九州的太空世界Space World,這裡的賣店是我看過,在同一間店有賣最最多種太空食物的地方了。買的時候要怎麼選? 大家可以想一下,如果這個食物只是把它「包起來」就可以帶上太空的話,那你吃到的可能會跟一般地球上的味道差不多。例如水果類的,其實很多健康食品店也都有賣脫水的零食水果片,太空食物的水果就吃起來差不多。但太空冰淇淋脫水後吃起來就跟平常的冰淇淋很不一樣。至於是什麼味道,冰淇淋是乳製品,乳製品脫水,而且是常溫,大家可以想想看生活中有哪個東西很像它大概就知道了。太空食物絕對沒有地球上食物美味,但買來吃吃看一定是難得的體驗。

 

太空布丁 太空麻糬 icon002

 

接下來是太空服。展場中陳列的,下方圖中這件其實不是太空服,而是美國空軍(USAF, United States Air Force)用的高空壓力裝(high altitude pressure suit)。為什麼需要壓力裝?飛機飛得再快不會讓人不舒服;但飛機如果有很大的速度變化,或者是急轉彎,如果用國中理化的語言來講,就是有很大的「加速度」時,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影響。

Rotation of 20160109_112023

戰機在空中戰鬥時,常常需要有急轉彎、急爬升等劇烈的動作。飛行員雖然是坐在椅子上,但體內的血液是保持流動的。如果有一個急速爬升的動作,飛行員體內的血液會因為慣性的關係往下半身流,這時候如果腦內沒有足夠的血液,就會造成飛行員的暈眩,這種情形跟蹲久了忽然站起來會暈的意思一樣。要避免這種情形,飛行員的壓力裝會非常的「緊」,把血液用外力把它壓住,避免在戰機做劇烈的動作時造成飛行員的暈眩。

20160109_112135

其他後面幾件太空服也是大有來頭。包括了雙子星計畫、阿波羅計畫、水星計畫中的太空服都有展示。講到太空服,大家馬上聯想到的就是「太空中沒有空氣」,所以需要太空服提供太空人所需要的空氣。但是空氣的功能除了讓太空人可以呼吸之外,空氣也同時提供太空人與地面環境相近的空氣壓力,讓太空人的身體狀況可以維持正常運作。除了空氣之外,它還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。首先,地球上因為有臭氧層的保護,所以不會接收到太多從太陽來的紫外線,但太空人的活動環境在臭氧層外,所以就需要太空服來隔絕紫外線。而地球上還有由地球磁場所建立的磁層,磁層可以阻擋太陽所噴發出來的高速電漿粒子,也就是「太陽風」。極光就是由太陽風所造成的景觀。同樣的道理,身處於太空環境的太空人不像地面上可以受到磁層充足的保護,因此太空服也需要具有阻隔太陽風的功能。

magnetosphere

圖片來源: 維基百科

本展區除了太空人的食、衣外,還有一些維持太空生命的設備、以及執行任務所需要的器材。另外,還有「行」的部分,要談到太空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,這在一篇將再跟大家介紹。

20160109_112452 20160109_112547

台灣NASA展相關文章
科教館NASA展特別報導 (一)
科教館NASA展特別報導 (二)
科教館NASA展特別報導 (三)

韓國NASA展相關文章
2016暑假NASA特展 韓國展搶先看(一)
2016暑假NASA一場人類冒險特展(二) 真品沒人看…
2016暑假NASA一場人類冒險特展(三) 誤會比無知更危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