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不要念研究所,相信是很多正在念大學的同學們都曾經思考過的過的問題。我念了國立中央大學的太空科學研究所博士班,當初我怎麼下的這個決定?與大家分享。
大家在決定要不要繼續念博士班的時候,都會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。首先第一個就是時間,碩士通常念兩年,但博士就很難有人可以清楚告訴你大概幾年可以畢業,但知道當時我若唸了中央大學博士班七年,還沒有到達學校規定的畢業標準,我就會被踢出去,沒有辦法拿到學位了。時間也會衍生另外一個問題,就是進入社會的時間會比其他人來得更晚,當我從博士班畢業的時候,跟我一樣大的同學們應該都已經在公司裡面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,搞不好還升主管了。除了時間之外,另外一個需要面對的問題,也是每個人都會想到的,就是「拿到這個科系的博士學位到底有沒有用?」在過去那個時代,不太有人會說唸書是壞事,但是唸書能不能學以致用,或是真正讓你在畢業後找到跟這個學位相符的工作其實很難講。尤其是太空科學,想得到的相關工作真的是少之又少,當人家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,我只能心虛的回答,中央大學有太空遙測中心,或許可以去那邊上班。但我其實心裡知道,太空遙測中心只是聽起來跟太空最有關係的研究單位而已,那裡主要的工作內容是有關於人造衛星的影像接收與處理,而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大家的是太空環境,屬於地球科學的一部分。尤其是我要學的電離層,又屬於太空天氣的領域,憑良心講,在太空遙測中心不太容易找到直接相關學以致用的職位。但我還是很想念,怎麼辦?
如果先不談念博士有什麼用,那再往內心深一點點的地方挖進去,想想看,我想念博士的動機到底是什麼?如果我說不出來念博士有什麼用,但我又那麼想要念,那一定有其他潛在的原因是我沒有發現的。我試著把念博士本身的「好處」列出來。這些好處有哪些是我想要的?
1. 獲得更多的知識
2. 訓練自己研究的能力(我把知識與能力分開成兩種好處)
3. 認識更多學界的專家、增廣見聞
4. 擁有博士學位
而這些好處,是非得要念博士才能得到?我開始一項一項的來檢查。
1. 如果只是想要獲得更多知識,那其實從網路或是書本上就可以得到,真的有不懂的,回去問學校老師,老師只要有時間,應該也會願意解答。再者全天下的知識何其多,學校老師能夠教的也只是全天下知識的一部份而已,所以這不是重點。
2. 念博士的過程中,的確有相當多的能力可以培養。我把「念博士」分解成「念的過程」跟「成為博士」。在研究上包括觀察現象、提出假設、設計實驗等等,這些都是跟研究內容有直接相關的能力,上述這些能力被認定後,你可以「成為博士」。研究過程中時,資料搜尋、程式撰寫等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,另外就是與研究團隊合作時,工作分配、進度掌握的能力,最後就是在寫博士論文時,文字編輯、佐證與引用等等的能力。這些能力是在「念的過程」一步一步被培養出來。
3. 念博士的過程中,會有一些機會參加各項國際學術會議,也會有機會跟其他國家的學者專家往來,除了了解世界各國的研究發展之外,也能經由於各個國家的老師及同學們的來往,讓自己有更開擴的視野。
4. 畢業後我會拿到一張畢業證書。之後人家除了可以叫我「蕭先生」,也可以叫我「蕭博士」。
很明顯,念博士不是獲得知識的唯一一條路,所以第1點刪掉。
那第2點,念博士所培養出來的能力,是不是沒有念博士就得不到呢?我不會自己騙自己,如果我沒有念博士,絕對不可能利用自己閒暇時間完成一份博士論文等級的研究報告。只是「成為博士」的能力對我重要不重要? 如果我沒有花時間與精力在培養研究的能力,會不會反而有機會培養研究以外的其他能力?再者「念博士過程」培養的那些能力,說不定在職場上來培養反而學得更扎實、更直接。所以第2點也刪掉。
看看第3點,我原本就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,尤其是跟科學相關的好奇心。增廣見聞這件事跟有好奇心是很接近的。如果我念了博士,我會很自然的有許多管道、許多機會可以看看別人用什麼方法在做研究、看看別人用什麼設備在做研究、看看別人用什麼態度在做研究。這個好處,如果不念博士,要達到比較困難。第3點,相當吸引我。「增廣念博士過程中的見聞」這一點,沒有真的念過博士,沒辦法做到。
第4點,有博士畢業證書,被人家叫「蕭博士」當然有點暗爽。但這份暗爽有什麼用嗎?或者說,這份暗爽在什麼狀況下會發生,而我又在暗爽什麼?買早餐、買飲料時店員不會知道我是博士、坐計程車、買電影票時也不會有人知道我是博士。就算管理員幫我收掛號信,拿給我的時候看到抬頭發現「喔,蕭先生,你是博士啊」我也不會多開心啊。
那麼,如果博士的頭銜有讓我暗爽的話,那這個暗爽的原因,應該會是讓我決定念博士最最決定的因素。先不要不管未來的出路,也不管念博士的收獲。我要念博士、或是說我要「成為」一個博士,我的初衷是什麼?這才是應該要思考的重點
想到這個地方,一瞬間我忽然懂了。從念了大學、念了碩士這一路下來,我欣賞的是經由物理學習的過程讓我了解到科學之美,而在科學學習的路上,我碰到了插大補習班物理老師吳銘士老師、輔仁大學物理系老師呂秀鏞教授、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老師劉正彥教授,這些老師們給了我很大的影響,而我心中潛在希望的,就是希望成為像這幾位偉大的老師一樣,讓更多的學子有更精彩的學習之路,也讓大家有機會能感受到我欣賞科學之美時的雀躍。
我不止想學習知識、傳遞知識,我更想要的,是要用心體會在吸收知識時的點點滴滴,來讓我自己也能清楚感受一次這些影響我很多的老師們他們的感受。要做到這一步,我需要成為一個博士,要感受這一切,我需要「自己念一次博士」。因為這個原因,讓我無怨無悔的念博士、成為博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