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件事明明有道理,為什麼你沒這麼做?很多的「明知不可而為之」,或者是明明覺得做了就會成功的事,為什麼你就是沒去做?除了怕失敗、除了沒毅力、除了沒信心,還有沒有別的原因讓你沒有做下去?
認識我的人大家都知道,我很喜歡科學教育的相關工作。也因為這樣,我有機會可以到很多的博物館、圖書館、學校或是各機構做演講。這些單位分佈在各個地方,北、中、南,偏遠地區或是離島我都會去。也因為這樣,我就有很多機會可以同時看看各地風光,吃吃當地小吃,有時候也會為了需要留宿當地旅館。
「吃」這件事我沒有太過講究,吃吃小吃只是湊熱鬧,沒有一個要吃到什麼著名的美食。但是「住」,我就非常的挑剔。我沒有要住多高級豪華的飯店,小、沒電梯、不漂亮都沒關係,但乾淨絕對是我必要的要求。因為出差住宿的預算有限,加上不能距離演講會場太遠,所以在旅館的選擇上,我會稍微多花一些心思。
如果我選擇旅館有這樣的條件,那一定有人也會跟我有一樣的標準。既然我已經花了時間篩選出這些旅館,反正我也喜歡分享,不如就在我部落格文章的分類中,再增加一個旅館資訊的分類。反正這件事也不困難,入住時先在旅館外面把外觀拍下來,進房後不要把行李放在床上把床弄皺,也不要洗手把毛巾弄歪,拿起手機先把桌子、床、廁所到處都拍一遍,隔天如果有早餐再把餐點跟餐廳拍一次,走廊或是其他公設也拍一下,回家後再短短寫一點入住心得,一篇旅館文就完成了。
有了這樣想法,我就開始試試看。雖然還不知道我寫的旅館文會不會有人看,但至少花的時間不多,試試無所謂。
有一天,我朋友看了我寫的旅館文,給了我一個新想法。既然我東跑西跑可以順便寫旅館文,那在各地吃飯的時候,其實也可以順手紀錄一些吃過的小吃,拍幾張照片,試試也來寫寫美食文。聽起來很有道理,而且美食文應該遠比科展文有更多被看到的機會,說不定還可以增加部落格流量。最重要的事,這事感覺也真的是舉手之勞,就算我寫的比很多真正的美食部落客還差,反正這事真的不太費力,何樂而不為?
前幾天我在台中女中前結束活動,中午準備在綠園道附近的一間馬來西亞的餐廳吃飯。美食文這件事情我一直放在心上,也稍微注意一篇美食文應該要有的內容與照片。所以進去前,我特別把餐廳建築物外觀拍了下來,門口有些具有文化的擺飾也沒忘記,拍下來準備回家寫文。
進了餐廳,拿了菜單,我沒有忘記要把菜單先拍下來,菜單(和價格)是很多人看一篇美食文的重點。既然要寫,就要認真寫。在點菜的時候我忍不住也會注意餐廳的招牌菜是什麼。錯過了招牌菜的介紹,文章的價值也會變低,反正我吃什麼都OK,就點幾個招牌菜來拍吃。
等菜的時候,還不忘順手把餐廳內部環境用手機紀錄一下,才不會寫文章時發現素材不夠。
當然,我也沒有忘記,餐點上來不可以先吃,第一步要先拍照。按下快門這瞬間,我忽然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受…
我真不喜歡做這件事
我真不喜歡做這件事
我真不喜歡做這件事
這間餐廳蠻特別,所以拍照的人本來就很多。在這裡可以拍照,在這拍照也很正常,但,我自己就是不喜歡。你問我為什麼,或許我可以說出一些不喜歡的理由,但不管什麼理由,我不喜歡,本身就是理由,而且它就是最好的理由。
一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做?影響你做決定的,到底是你能不能做、你會不會做、還是你該不該做?當然不能做的事就不要做,不會做的事也沒辦法做,不該做的事那更明顯不要去做。但反過來講,你能做、也會做,而且做了可能會有所收穫,實在沒有道理不做的事,是不是就該做呢?
我們面對猶豫時常常請教別人意見,別人碰到問題時我們也常常給人意見,這些意見都會基於某些論點、某些常理、某些規則而被提出,這些意見,基本上都會有些道理。甚至我們也會在書上、影片上看到一些想法與觀念,這些想法與觀念也都很有道理。也因為這些道理,常會讓我們覺得「我未來應該要怎樣怎樣…」、「我下次應該要做哪些哪些…」,怎樣怎樣與哪些哪些的這些計畫,都只有根據你理性的思考,真正影響你計畫能不能執行的,還是你的感受。這個結論很簡單,但很重要。
知識超級爆炸的時代,每個人獲取知識的管道會越來越多,想法的傳播也會越來越快,在我們吸收這些重要的知識,引用這些偉大的想法時,不要忘記加入自己的感受。這個感受需要來自你的親身體驗,這個感受,任何人、任何書都沒辦法給你。
科學X博士部落格:http://doctorx9000.com/
原文網址:http://doctorx9000.com/658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