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太空中心看到的事
上上週末,NASA黑客松台灣的優勝隊伍出爐,作品將在本週末與全世界的選手一較高下。昨天選手們來到太空中心,除了學習太空中心的衛星知識來豐富作品,同時也要做一個簡短發表,讓有興趣的同仁自由參加,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建議。
不過,我最無法掌握的就是有<興趣的同仁>,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,從「有興趣」,到「花時間去聽」,其實還有非常大的一段距離,到時候就算統統沒人來也是再正常不過的。如果真這樣,我就只能自己把我有限的知識,全部全部擠給他們了。
下午選手到太空中心,主任說想見見他們。我們到了貴賓室,主任聊了一些鼓勵加油的話,我原本以為就要結束,沒想到主任要看他們的作品。主任本身也是太空科學本科系血統,好奇想要看看優勝隊伍的作品也是很正常的。選手們立刻打開筆電裝起設備,認真跟主任詳細說明。
選手就直接坐在主投影片一頁一頁翻過去,主任聽著聽著,慢慢趴到筆電前面越聽越專心。主任指導的,不是「大家一定要好好努力,為國爭光」這類的空話,而是「群這字,在生物學好像不止是group,還有另一個單字可以更貼切」。他給的,不是精神鼓勵,而是實質的幫助。
過了不久,越聽越深入,忽然想起二位選手所需要的,不就是人造衛星AOCS(姿態控制)的專業建議嗎?主任立刻點名次系統的工程師,要我聯絡他們參加3點到4點的發表預演。
3點一到,工程師已經在等著選手演練。我們這些人都是接受傳統教育,做的也是交辦的工作,黑客松的idea與創意,對我們來說是100%的耳目一新。工程師也越聽越起勁,越聽越對這作品著迷。
沒多久,時間也差不多,工程師站了起來,我以為工程師要回去,他也是盡了責任真的可以回去了,沒想到他起來打電話,又把另一個軟體工程師找來,一起繼續給選手們提供意見。整場演練,遠遠超過原本預定的時間…
這天的活動,我有三點想總結
(1)做教育的感受是開心的,我今天把這樣的感受,也讓AOCS的工程師們感受到了。
(2)想要做教育的人,並不是下命令請別人去做教育;想要做教育的人,要自己捲起袖子彎下腰做教育。
(3)如果想要做教育,但自己又真的沒辦法,那請把教育交給真正專業的人,然後給他全力的support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