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的時候,我服務的國家太空中心,與台灣的幾個重要的單位,一起舉辦了2018年NASA黑客松台北場的活動NASA SPACE APPS CHALLENGE。這次的活動,我終於不是擔任「苦力」、「打雜」,而是以講師的身份參加。除了在賽前的培訓課程中,與參賽者們分享人造衛星觀測與大家在科幻片中看到的有什麼不同,讓大家在設計作品的時候有一些基本概念外,三天兩夜的活動中,我也在現場跟大家同進退,一起解決在參賽路上碰到的大小問題。

1541941628186

活動的最後一個下午,各組參賽者都要上台進行一個短講,把自己的作品說給評審,以及其他參賽者聽。在太空中心辦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活動,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可以在一個發表現場,貢獻出大腦的能力,很高興我能在大家進行發表時,在台下專心的以觀眾的角色,好好的欣賞每一個作品。而,當我可以用心用腦來參與這活動時,這時候我才發現,上台這件事,有太多人只把注意力放在PPT了

一整個報告的過程,當然,內容是第一重要的。而除了內容、除了PPT,很多小地方,只要稍微注意一下,整體表現就可以大大加分,注意這些小地方的CP值這麼高,你要不要一項一項,繼續看下去?

1541941629403(照片與內文無關)

一、你的聲音,到底有沒有從麥克風出來?
如果不是常常上台的人,面對麥克風的使用可能沒那邊熟悉,我自己以前也是這樣,只是把麥克風「拿著」,完全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聲音有沒有從喇叭(揚聲器)出來。一般的場地,就算沒有像演唱會一樣設計過,站在台上的人,還是可以在講話的同時,注意到自己的聲音有沒有從喇叭出來。如果沒有,這有可能是兩個問題,首先是你自己麥克風拿太遠,這只能靠自己多注意。另外也可能是現場器材問題,這你可以在上一個講者上台時就發現,如果碰到不用心的主辦單位可能放任不管,有時音控人員為避免聲音迴授(KTV麥克風跟喇叭靠太近那個刺耳的聲音),會把麥克風聲音調到「剛好再偏小」,這時候你務必要提醒現場人員,不然準備了半天吃虧的還是自己。

二、隊伍名稱與自我介紹
通常如果是個人的競賽,那講者會報告自己的名字;如果是組隊的競賽,那就會告訴大家我們是「科學X小隊」、「X特攻隊」等等的名字,一個隊伍的名字的意義,其實對參賽者本身的意義比對評審來得大。除非必要,不太需要花時間在介紹為什麼要取這個隊名,反而重點是要清楚報出自己是第幾隊。除了隊名之外,如果真的還想介紹些什麼,不如介紹自己隊伍的特色,像是「我們是由三個待業青年組成的隊伍」、「我們這組全都是爸爸」反而容易讓人留下印象。隊伍名稱若能與組員、或是作品特色相連結就更好,「全爸隊」雖然俗,但更容易讓人連想。

有些比賽除了介紹參賽編號,不能有任何可以識別身份的露出(像是科展),這也要多注意。

1541941630662(照片與內文無關)

三、開場問好
問好是一般人上台的常用開場,問好只是禮貌,不用太長,更不需要像長官上台一樣,一開口就用很大的聲音來一句「各位黑客松的各位評審與朋友們大家好~~」,不管台下的人有沒有人熱情的回應一聲好,這樣的開場方式在競賽中通常都不太適合。

四、典故名言引用
我們都知道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,工廠排放、火力發電、汽機車的過度使用、人類不慎所引起的森林大火,這些都是直接或是間接造成全球暖化的原因,而全球暖化所帶來的後果,不只是南北極冰山融解、極地生物生存面積變小、海平面上升、陸地面積變小等重要問題,所以我們的研究將針對…。大家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。在點點前,除了第一句話和最後一句話,中間的話其實都可以省掉。講這些可能是想強調問題的嚴重性,但這些嚴重性其實大家已經都知道了,而且講太多這些,反而會模糊掉內容的比重。如果不是非常關鍵,不如把時間省下來,仔細介紹自己真正想傳達的。

名言、金句也是一樣,如果不是與作品非常契合,不然講了也未必有幫助。

00(照片與內文無關)

五、幽默與搞笑
不論是怎樣的上台機會,幽默感通常都會讓人留下好印象。但幽默感不是一時一刻可以培養出來的,如果講者本身不是很能掌握這一點,一場競賽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為自己加分,不一定要讓自己在有限的發表時間內表現出有多幽默。最怕的是,沒有搞清楚幽默跟搞笑的不同,在發表的過程中,硬是安排了一段搞笑的橋段,希望能強化自己的內容,除非對這搞笑idea很有信心,否則想想看,評審也是一個有壓力的工作,在認真根據評分標準為各組打分數時,評審能有多少心思可以來看一段搞笑?搞笑的結果是會讓評審厭煩,還是讓評審更欣賞你?更何況它有可能真的不好笑…

除非對自己很有信心,不然,不要搞笑。

六、不要強調自己的虛
很多人對自己的報告沒有十足信心時,常常會帶出這幾點:我們只是學生、我們都不是專業的、我們組都是第一次參賽。我知道這其中會有一層意思讓評審知道「我們不是不知天高地厚亂亂來參賽,因為我們只是…」,它是謙虛的美德,但評審手上拿的是計分標準,我相信大部份的計分標準上不會有學生加分、非專業加分、第一次加分的欄位。我們無法揣測評審聽到這些話的感受,如果不小心會被解釋成「為不完美找藉口」、「爭取同情」,那就是反效果了

這場比賽有很多組是學生,也有很多組是第一次,這些都不是你這組的特色。這些可以在一開頭就簡單介紹,把它當作是你們隊的背景資料,而不要當做是表現不夠好的理由。

1541942623021(照片與內文無關)

七、英文很強,要不要用英文報告?
有好,但也有壞。用英文報告肯定會比較有機會讓大家留下印象。但條件是評審的英文也要夠好。我指的夠好,是要好到幾乎像母語一樣。因為你在台上介紹你的內容時,本來就是一個台下已經不懂的作品了。你要把一個不懂的東西教人家,當然是要用聽眾,也就是評審最熟悉的語言來介紹。就算評審都懂英文,你也要確定評審能用英文去理解一個他原本不懂的東西。

另外英文還有一個小缺點,用英文或許可以讓人印象深刻,但比起中文,英文較難傳達出情感與感受。「very hot」跟「熱翻了」,你覺得那一個感受強?

八、不要穿拖鞋
很多人可能會說「內容才是最重要的」、「又不是選美比賽」、「這就是我最自然的樣子」。這些都沒錯,而比賽規定也真的沒說不可以穿拖鞋上台。但上台報告的比賽不像是考數學或是考跑步,能有一個明確的、真正客觀的、有具體數字可以用來衡量優劣的比賽,雖然評審拿到的評分標準可能是創意、可行性、與主題的關聯性等等評分項目,但還是不能夠完全不顧評分項目以外的外在項目。兩個差不多水準的作品爭第一,報告時一隊穿著得體,一隊隨便穿了短褲拖鞋,如果只有一個獎項,那你覺得評審會怎麼想?我不敢保證評審會怎麼想,但我覺得我已經花了這麼多心思在作品上了,我絕對絕對不想讓我作品有任何被扣分的機會,尤其是服裝這麼簡單的小事

1541941633573

九、QA時間,別孤立講者
團隊參賽,每個人常常負責不同的工作。評審問的問題,如果是某位組員負責的部份,就會由那位組員負責回答。有時候,其他組員常常會有一種心境就是「還好不是問到我的部份」、這問題「就交給你了」。負責的組員可能是最適合回答的人沒有錯,但其他組員絕對不是沒事做。回答時PPT需要往前跳到哪一頁,或是需要拿著什麼器材,甚至是操作什麼軟體,其他組員必需要立刻跟上,讓講的人只負責講就好。尤其是有很多場地,講者與電腦是有一段距離的,講者手上有的只有PPT翻頁搖控器,這時候千萬不要讓講者弧立無援,講者講到哪,組員就操作到哪,是非常必要的。

十、講話真的不要太快
講話會太快其實有很多理由,最常聽到的內容太多講不完,所以要「講快一點」。講太快的結果當然是評審會聽不清楚,但有時候會有人告訴我「沒關係,我咬字很清楚、國語很標準,要講的都有講到,評審不會聽不懂」。我相信有人講話是又快又清楚沒錯,如果今天是用休閒的心態,像是聽廣播時有位受訪者講話講太快一樣,雖然快,但還是可以聽到內容。但是現在主要的聽眾是評審,評審不止要「聽清楚你的中文」,而且還要「聽懂你想表達,而且他還不太懂的內容」時,講得太快,其實就失去了訊息傳遞的目的了。

如果真的時間太短內容太多講不完,應該要做的是萃取出重點,用發表的邏輯性與架構來讓評審了解自己的作品,而不是加快講話的速度,讓評審聽得很辛苦。

一場上台發表的比賽,可以注意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,上集先寫到這,如果大家還有想到別的,也可以留言給我喔!!

1541942844699